首页案例展示兰州石化榆林化工乙烷制乙烯装置生产运行优化项目
兰州石化榆林化工乙烷制乙烯装置生产运行优化项目
基于TPT构建乙烯智慧“大脑”,实现装置高度自主运行

项目概况
中控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化工“乙烷制乙烯生产运行优化”项目中成功应用,集成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,建成流程工业首个多智能体协同AI应用示范项目。依托中国石油乙烷制乙烯国家示范工程,该项目充分发挥TPT大模型的预测与推理能力,显著提升装置在异常预警、参数优化与操作规划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,有效应对流程工业中普遍存在的感知能力有限、效益平衡复杂、操作响应滞后等核心难题。
项目背景
作为石化工业的“龙头”装置,乙烯装置具有技术密集度高、工艺流程复杂、运行工况苛刻等特点,其智能化建设水平是国家工业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。当前该类装置仍面临感知覆盖不足、优化响应迟缓、运行效率提升瓶颈等问题,亟需运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性突破。
解决方案
项目由中石油数智研究院与中控技术公司联合研发,将昆仑大模型与中控时间序列大模型TPT进行紧密融合,构建了多智能体协同AI系统,主要包括以下核心模块:
异常预警智能体
实时监测生产参数与设备状态,实现早期异常精准预测与智能处置方案生成;
操作路径规划智能体
在关键工艺阶段如投炉升温中优化温度控制路径,缩短操作时长并提升运行效率;
操作优化智能体
在平稳运行阶段提高反应选择性与产品收率,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。
案例效果
该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装置运行效率、产品收率和操作响应速度,也为我国流程工业中大型复杂工艺装置的智能化升级确立了新标杆。
异常预警智能体
实时监控生产参数与设备状态,预测准确度达99.79%,精准定位异常并生成处置方案,保障安全运行;
操作路径规划智能体
在投炉升温阶段优化COT温度操作路径,缩短升温时间4-5小时,在质量达标前提下,整体年效益预计不低于650万元;
操作优化智能体
在稳定运行阶段提升乙烯选择性与收率,单炉乙烯收率提高0.373%,年净收益315.5万元/炉,整体年效益预计不低于1500万元。